江蘇省,簡稱“蘇”,位于中國大陸東部沿海,地跨北緯30°45′~35°08′,東經116°21′~121°56′。公元1667年因江南布政使司東西分置而建省。省名為“江南江淮揚徐海通等處承宣布政使司”與“江南蘇松常鎮太等處承宣布政使司”合稱之簡稱。江蘇省轄江臨海,扼淮控湖,經濟繁榮,教育發達,文化昌盛。地跨長江、淮河南北,擁有吳、金陵、淮揚、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及地域特征。江蘇省地處中國東部,地理上跨越南北,氣候、植被同時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。江蘇省東臨黃海,與上海市、浙江省、安徽省、山東省接壤。
截至2021年3月31日,江蘇省共有13個設區市,95個縣(市、區),720個鄉鎮,523個街道。昆山市、泰興市、沭陽縣為省直管試點市(縣)。
江蘇人杰地靈,人才輩出。唐宋以前,吳地多政治家,唐宋以后,則多學者和各類專業人士。
江蘇文化名人燦若繁星,文學家有劉勰、李煜、范仲淹、秦觀、范成大、施耐庵、吳承恩、曹雪芹、吳敬梓、馮夢龍、劉鶚、朱自清、葉圣陶、錢鐘書等;藝術家、書畫家有顧愷之、張旭、文征明、祝枝山,王時敏等“四王”、龔賢等“金陵八家”、鄭燮等“揚州八怪”,吳大澄、吳湖帆、徐悲鴻、劉海粟、陳之佛、李可染、傅抱石、林散之等。
歷代文人墨客在江蘇留下了許多不朽篇章,孫武的《孫子兵法》、枚乘的《七發》、劉義慶的《世說新語》、劉勰的《文心雕龍》、施耐庵的《水滸傳》、吳承恩的《西游記》、馮夢龍的“三言”、曹雪芹的《紅樓夢》、劉鶚的《老殘游記》等眾多鴻篇巨著均在中華文化典藏中熠熠生輝。
2020年,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、前所未見的大疫情和歷史少有的大洪澇,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,全省上下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,統籌推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著力做好“六穩”工作,全面落實“六?!比蝿?,齊心協力打贏疫情防控、復工復產、防汛抗洪三場硬仗,高質量發展和“強富美高”新江蘇建設取得新成效。
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.27萬億元,比上年增長3.7%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059億元,比上年增長2.9%;其中,稅收收入7413.9億元,增長1%。戰略性新興產業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達到37.8%和46.5%,數字經濟規模超過4萬億元。產業結構加快調整,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4.4∶43.1∶52.5。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50條重點產業鏈培育發展取得明顯成效,制造業基礎更加堅實,競爭力進一步增強。